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是國家重大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提高中小城市對人口的吸引能力”?!堕L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提出,長三角地區要“大中小城市協同發展”,要“提升中心區其他城市人口集聚能力”。鹽城作為長三角27個中心區城市中較為中等類型的城市,需要積極提升自身的人口集聚能力,努力加強大市區對人口的吸引能力。市第八次黨代會報告指出,過去五年里,鹽城市戰略地位實現了從“蘇北城市”到“長三角中心區城市”的歷史性躍升,未來五年,要“創新長三角一體化融合發展思路”,實現在人口要素上全面融入和有效跟進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的發展進程。
建強產業體系 提高產業型人口集聚能力
產業興,產業旺,產業型人口在職業上有保障,在收入上有期盼,是吸引產業型人口來鹽工作、在鹽發展的前提,也是提升鹽城人口集聚能力的核心。
建強鹽城產業體系,一方面需要促進傳統產業的優化與升級,加快汽車、鋼鐵、化工、造紙、紡織等傳統產業升級,推動產業結構優化,促進產業鏈向更寬更長的方向發展,鼓勵和引導傳統產業邁向中高端。另一方面需要特色定位發展,堅定“向海圖強”思路,布局沿海能源谷,推進海上風電、海水利用等海洋全產業鏈建設,拓展綠色產業的選擇和轉型之路。在產業體系建強過程中,充分利用各級各類產業園區、高新園區等,發揮園區對產業的集聚效應。
產業體系建強了,才能增加工作崗位,從而促進勞動力市場需求的擴大;也只有產業體系建強了,產業型人口的結構才能得以優化,工資福利才能得以提高。產業體系發展與產業型人口流入之間的良性互動,將有利于鹽城作為長三角中心區城市之一的地位遞升,也能有效促進鹽城人口集聚能力提升。
借助人才政策 提高多層次人才吸引能力
多層次人才首先是產業型人口。誠如上述,要建強鹽城的產業體系,提高鹽城對產業型人口集聚能力。其次,多層次人才是人才政策的覆蓋對象。截至2020年末,全國有100多個城市先后出臺了上千條人才政策。鹽城從2015年的“515人才引進計劃”到2021年的“黃海明珠人才計劃”,積極發揮政策對人才的激勵作用,努力對頂尖人才、領軍人才、專門人才、高校畢業生等多層次人才進行規模性引進與內生性培育。
借助人才政策,廣納鹽城經濟社會發展所需的各類賢才能才。一方面,需要加強政策宣傳,通過市內外、省內外宣傳門戶,大力宣傳鹽城人才政策普惠力度,使得省域內、長三角區域內,乃至全國范圍內多層次人才,感受到鹽城在廣納人才方面的真誠,從而彰顯人才政策的感召力。
另一方面,以項目資助、經費支持、生活補貼、購房補貼等多種形式,切實落實多層次人才在生活安居、職業發展等方面政策;再通過人才發展體制改革深化、人才職稱聘任方式創新等措施,實現多層次人才“引得進、用得好、留得住”的理想狀態。
布好交通網絡 提高同城化人口互通能力
現代綜合性交通網絡的便利換乘和快捷通達,相對性縮短城市之間、城鄉之間在空間上的“虛擬”距離。當代社會,特別是年輕一代,逐漸接受跨省、跨市“雙城”工作與生活模式。城際流動所產生的常住人口,可以概稱為同城化人口。鹽城在提升人口集聚能力過程中,需要進一步關注同城化人口及其對綜合性交通網絡的訴求。
綜合性交通網絡的建設與升級,對鹽城基礎設施跟進長三角一體化進程,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隨著鹽青、鹽徐、鹽通鐵路建成通車,鹽城已經全面進入“縣縣通”的高鐵時代,在省內城際交通和長三角區域城際交通方面,已經達到一個歷史新高度。接下來,需要系統考慮大市區范圍內的綜合性交通網絡規劃與布局:一方面,要重點考慮各個高鐵站的公交問題,努力實現高鐵站與城內主要站點之間的公交無縫銜接,為同城化人口提供最大的出行便利;另一方面,可以嘗試考慮鋪設快速道路,或者輕型軌道,加強鹽城及各區縣之間的交通聯系,方便同城化人口在市域范圍內快速融接。
聚合城市品質 提高人口集聚獨特魅力
一個城市有一個城市的名片,城市名片不僅僅是指代表城市的地標性建筑,更多應該集中表現出這個城市特有的品質。比如提到杭州,就能想到“電子商務”和“西湖美景”。城市的名片不需要零散,而需要高度精煉。鹽城要圍繞自身已有的優勢資源,集中力量堅持打好“生態康養”與“紅色文化”這兩張名片。
首先,生態康養。這是一張復合型的名片,既包括生態城市建設,又包括以生態為依托的康養產業。踐行“兩山”理論,推動生態城市建設,圍繞已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的黃海濕地等鹽城已有優勢資源,大力實施黃海濕地生態修復,夯實美麗鹽城生態基底,努力將鹽城建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國際型濕地城市??叼B,則是伴隨著“大健康”概念的流行,以鹽城生態資源優勢為基礎,以長三角(東臺)康養小鎮建設為契機,推進鹽城生態康養產業鏈的全面發展。
其次,紅色文化。鹽城作為革命老區,紅色資源十分豐富。一直以來,鹽城都重視對紅色資源的保護和利用,已經形成雄厚夯實、具有一定特色的紅色文化。深入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挖掘新四軍紅色文化的豐富內涵和時代價值,打造紅色文旅,將鹽城的紅色文化傳承下去,傳播出去,讓寶貴的精神財富,成為鹽城一種獨具魅力的城市品質,吸引八方人士爭相來鹽。
(作者為鹽城師范學院副教授,鹽城地域文化與社會治理研究院社會治理智能化創新研究中心主任)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