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在兩同”建新功行動中,各地各部門層層建立聯系點,廣大黨員干部聞令而動,身體力行,紛紛深入聯系點,走進田間村頭、車間工地,同群眾打成一片,聽民聲、察實情、解難題、辦實事、尋良策,奮力譜寫“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的精彩答卷。
然而,一些干群反映,在落實聯系點制度上還存在著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有的領導來是來了,但是蜻蜓點水,走馬觀花,了解情況草草了事,提的問題不著邊際,身聯心未“聯”;問題大伙兒也反映了,但是領導走了之后就沒了下文,也不知道領導有沒有將問題放在心上,能不能解決,身聯事未“聯”;更有甚者,來了一次聯系點后再也沒來過,干脆就和聯系點“失聯”了,個別聯系點成了聾子的耳朵——擺設。
建立基層聯系點,既是弘揚黨的優良傳統、堅持黨的群眾路線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設高質量干部隊伍、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有效途徑。有的同志總以任務繁重、工作繁忙為借口,抽不出時間下基層,事實上是站不住腳的。千忙萬忙,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忘;這方法那辦法,黨的群眾路線不能丟。毛澤東同志深刻指出:“我們共產黨人區別于其他任何政黨的又一個顯著的標志,就是和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取得最密切的聯系。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脫離群眾?!甭撓迭c存在的“失聯”現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還是思想問題、黨性問題:少數黨員干部政治站位不高,對建立聯系點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認識沒有到位,把聯系點當成可有可無的工作;宗旨意識淡化,高高在上,追求個人“政績”,缺少和群眾交朋友的內在愿望和為人民服務的實際本領;不善于走黨的群眾路線,工作方法簡單,想問題辦事情不是從實際出發,破解改革和發展難題不是從群眾的實踐中汲取智慧,而是習慣于憑經驗、拍腦袋;作風浮躁,敷衍了事,不按照要求開展“兩在兩同”,對需求大征集、問題大摸排、民生大改善、工作大進位的任務不明確,滿足于做樣子、走過場。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在為民服務上力行,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當好人民群眾的知心人、貼心人、領路人”。建立聯系點,就是用制度來要求黨員干部踐行黨的宗旨,以百姓之心為心,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風雨同舟,同甘共苦,放下架子,撲下身子,接地氣,通下情,當好人民群眾的知心人、貼心人、領路人。把聯系點當擺設,甚至都“失聯”了,還奢談什么同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更遑論當好群眾的知心人、貼心人、領路人!老百姓心里有桿秤,誰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誰放在心上。脫離群眾,是黨執政的最大危險。聯系點存在的“失聯”現象,看似小事,實則不然,長期以往,就會影響黨員干部在群眾中的形象,影響黨群關系、干群關系,最終動搖的是我們黨的執政基礎。
質勝于華,行勝于言。黨史學習教育不僅在于知,更在于行。學史力行是明理、增信、崇德的落腳點,是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關鍵環節。學史力行,要行之有力、行之有效,就必須破解知行“兩張皮”難題,達到“力行而后知之真”。解決聯系點“失聯”的問題,一方面要深化黨史學習教育,用偉大的建黨精神為黨員干部鑄魂補鈣,錘煉黨性,砥勵大家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將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永遠保持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另一方面,又要完善聯系點制度,強化督查和效果考核,堅決杜絕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現象,使廣大黨員干部既要“身入”更要“心入”,真正扎根在人民群眾之中,做到“身體走進基層、思想走進群眾、工作走進實際”,在為群眾辦實事上盡心竭力,在改革發展中彰顯擔當作為,推動“兩在兩同”建新功行動走深走實。
請輸入驗證碼